(资料图)
大部分基民今年的持基体验都不太好,市场波动加大、板块轮动加快,本来好好的基金收益率突然就变绿了,或者本来只是微跌,逐渐变成了深度套牢……
在养基的道路上,经历市场波动在所难免。账户出现浮亏,也是非常常见的情况。如果基金套牢了,我们应该怎么办呢?忍痛割肉?躺平等待?还是积极补仓开始自救?
首先,可以肯定的告诉大家——盲目割肉是不可取的。
这样做不仅仅是把浮亏转化成了实亏,也彻底告别了后续反弹回本的机会。要知道,割在最低点,等基金再度起飞后,后悔拍大腿的大有人在。
那么具体应该怎么操作呢?小编认为应该分两步走:第一,先给基金做个“体检”,看看是否还值得坚守;第二,找到正确的补仓方法。
“基金体检”如何做?
如果持有基金时间尚短,而基金的短期表现不佳,其实并不需要过于担忧。
短期的扰动因素太多,市场风格、情绪甚至运气都可能影响净值的表现。所以我们经常说,基金属于长期投资的产品,只有长期业绩才能代表其真正的价值。
而且从历史经验来看,即便是长期的大牛股,也是在波动中产生的,震荡和掉坑是常态。但这类资产的特点就在于,即便经历了较大幅度的回撤,也有望在内在价值的催化之下,越过前高继续前行。基金中的“长跑冠军”也是如此。
如果持有基金的时间较长却仍然处于亏损状态,可以先判断一下,导致下跌的原因到底是市场因素,还是基金本身存在问题。
如果是因为所处行业处于蛰伏状态,那要分清楚是行业长期不景气,还是受到阶段性利空影响。
如果是行业长期不景气,可能需要考虑转换产品;如果只是受到某些因素扰动,并没有打乱长期投资逻辑,且产业的历史业绩表现良好,则可以继续观察。
但如果同行业同类型的基金都在涨只有这只在跌,那么就要看看这只基金本身的管理是否有问题,两个简单的方式可以作为参考:
1)查看披露的季报中前十大重仓股情况。通过观察基金的调仓动向,判断基金经理的风格是否漂移,以及是否有“追涨杀跌”、“踩错点”的嫌疑。
2)查看重仓股是否“踩雷”。如果基金不幸重仓“暴雷股”,可能提示基金管理团队前期的调研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。但这种方法本身也存在一定的缺陷,因为我们只能看到上季度末披露的重仓股,基金经理已经调仓换股了也未可知。
Copyright @ 2015-2022 每日晚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 浙ICP备2022016517号-15 联系邮箱:5 146 761 13 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