党的十八大以来,建安区以满足群众多元化养老需求为牵引,以项目建设为抓手,把养老事业发展作为民生实事、民心工程,加快构建完善养老服务体系,全面提升养老服务水平。一幅老有所养、老有所依、老有所乐、老有所安的和谐画面已成为建安区养老事业发展中最亮丽底色。
【资料图】
聚焦服务水平,推动养老服务市场化
建安区新元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,今年7月正式投入运营,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,首批开放的床位已全部住满。
“社区建在家门口了,来这里我高兴,环境也好,跳跳舞、聊天。”社区居民崔巧荣高兴地说。2018年以来建安区先后投入4000余万元对全区敬老院进行了改造提升,打造了一批高标准、现代化的养老服务设施,并通过引入资质高、运作能力强的专业化养老机构开展“公建民营”,全面提升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水平。
凤寰养老负责人候红利介绍道,他们是2021年12月入驻的,辐射周边10个社区,为2234名60岁以上老人提供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。来这里投资也是冲着建安区良好的环境优势、朴实的民风,最重要的就是建安区委、区政府对养老事业的高度重视。
聚焦管理水平,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化
建安区坚持“以大带小”统筹管理的理念,在引进社会专业机构运营中心敬老院的同时,统筹运营管理周边日间照料中心,全力打造“1+N”服务模式,以中心敬老院为核心,以周边村镇居家和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为依托,有计划地为当地老人开展助餐、助浴、残疾人关爱、党员关怀、乡镇大联谊等服务和活动,打造“15分钟”养老服务圈,解决了过去日间照料中心无人管理、利用率不高的问题,把政府的政策和各项养老服务真正落到实处,全力构造“区、乡、村”三级养老服务网络。
建安区中心敬老院,位于五女店镇二郎庙社区。主要承担建安区特困兜底老人、残疾老年人和社会老人的托养工作。在依托自身特色的专业化运营管理,这里为特殊老人打造了一系列的关爱护理,实现“办好一个院,服务整个镇”。
“我们依托自身特色的专业化运营管理。设立了“老年大学”“田园生活”等多个特色区域,满足老人需求导向,丰富老年人功能场所,在做好残疾老年人生活护理的同时,根据老人身体状况,制定有针对性的康复治疗计划,建立康复档案,每月进行一次健康体检,加强康复训练,满足特殊对象的个性化需求,形成一体化养老服务体系,同时,还为当地老人提供助餐、助浴、残疾人关爱等服务,真正做到“办好一个院,服务整个镇。”河南初心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郝郝说。
十年间,建安区建成区级中心敬老院1个、乡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4个、村级幸福院80个、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63个。打破了过去养老产业几乎为“0”的现象。同时,通过公建民营改革,打造“五化”(“运行体系化、运作市场化、管理智能化、服务人性化、发展规模化”)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品牌,使养老市场更加活力、养老服务业态更加丰富、更加专业。像上海凤寰养老机构、河南初心养老服务中心这样的国内知名养老企业已有5家落户建安区。建安区真正实现了养老服务机构市场化全覆盖。
聚焦产业发展,产业链条进一步拉伸
建安区东部生态旅游养生产业带,囊括4个乡镇,依托资源和环境优势,催生出康养、休闲旅游、都市农场、农家乐等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。2021年五女店镇旅游业收入达1.5亿元,美好生活的养老需求也正从这里得到一步步实现。
“我们五女店镇将生态、旅游、养老、休闲等产业融为一体,真正做大做优养老综合产业,把养老服务“大民生”做成了拉动经济增长的“大产业”。” 建安区五女店镇宣传委员司争艳说。
十年砥砺奋进,成就非凡出彩。建安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连续多年在省、许昌市位居前列,多项探索和经验得到了省、许昌市领导的充分肯定。未来,建安区将积极谋划实施城企联动普惠养老项目,加快推进普惠养老项目建设,使普惠养老更好地惠及全区老人。(陈帆)
Copyright @ 2015-2022 每日晚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 浙ICP备2022016517号-15 联系邮箱:5 146 761 13 @qq.com